
7月中旬的一天,天剛蒙蒙亮,高科集團產業發展部副部長申誠誠發出一條微信消息:“抱歉,今天一天都在考察的路上,剛趕上高鐵。”這一天,她的行程依然安排得滿滿的,只能“擠”出早上這個時段來接受線上采訪。
不是在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像申誠誠一樣,在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非常時期,在如火如荼“奮戰一百天,沖刺雙過半”的競賽中,株洲高新區的招商員們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在“滬洽周”期間,獲簽8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達226億元;上半年,累計簽約產業項目64個,在株洲市招商引資攻堅活動考評中排名第一。
危中尋“機” 深挖產業鏈潛能
作為株洲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經過多年發展,株洲高新區已經形成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一批新興優勢產業。圍繞產業鏈建設,推進產業鏈力量整合,既面向全球引資源,又立足本地挖潛力,深化補鏈、延鏈、強鏈工作。高新區正以產業鏈推動高質量發展。
提到宏達電子,很多人想到的是電子元器件。作為一個專注于電子元器件及模塊研發制造和為客戶提供集成解決方案的企業,在得到市場認可后,“新枝已向大樹生”。7月4日,高新區與宏達電子舉行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宏達電子5G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項目正式落戶該區,總投資15億元,主要用于5G通訊設備、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相關領域。
中科藍海2018年落戶高新區。這是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研發、生產、銷售及醫療大數據收集、分析和應用的高新生物科技企業。新冠疫情暴發后,該公司應疫情需求研發出來的新冠診斷試劑受到以色列、希臘等國客戶青睞,紛紛要求簽訂購買合同。獲知這一消息后,園區主動上門,了解其產能擴充需求,助力企業加速快跑。隨即,中科藍海應急生產供應項目落戶。
中科藍海所屬的應急安全產業鏈,今年引進防疫物資生產相關項目6個,并成功導入應急防御物資生產企業8家。相關企業和項目實現固定資產投資超1.5億元,實現產值突破3億元。
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他們再投資“生二孩”,是高新區招商引資這幾年呈現的新現象。傲英創視、株洲匯隆等企業、都是在該區發展壯大后,又布局了新項目。
優化環境催化招商發生質變
不論是存量提質,還是增量崛起,都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
今年,高新區出臺促進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配套十二條政策措施,通過創新招商方式,鼓勵本區基金參與服務產業鏈的建設。目前,該區主導或參與設立12支產業創投基金,充分利用資本的催化和杠桿作用,撬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
此外,制定疫情防控期間鼓勵引進“雙創人才”八條政策措施,降低人才享受政策的門檻,覆蓋人群更廣泛,還推出資金加速兌現、一次性發放、公寓安置等人才“紅利”。
優質營商環境成為發展的“催化劑”。“這個項目從接洽到敲定,非常順利。”
申誠誠談起簽約的宏達電子5G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項目時說道。去年7月,在與項目方主要股東看地塊、聊政策時,賓主相見甚歡,當天就明確了合作意向。
“這是敞開心扉的深度交流,我們心中很多疑慮得到了解答。”簽約儀式上,宏達電子創始人曾繼疆如是說,選擇新區,除開家鄉情結、區位優勢,更因為感受到了這里“親商、重商、富商”的發展理念,讓人如沐春風。
湖南機電(機動車)產業外貿基地、水享新零售總部經濟項目……1至6月,高新區累計新簽項目86個,其中產業項目64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4%;引進三類“500強”項目3個,為年度目標任務的75%;引進50億元項目3個,為年度目標任務的150%。
責編:張彌郁
初審:張彌郁 二審:唐劍華 終審:夏義鳳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